前言
拜祖先是我国民间百姓最牢靠的传统信仰之一。因此,不拜祖先便成为“大不孝”的行为,也成为基督教很难被一般中国民众所接受的理由。许多人都知道基督徒不错,也知道信耶稣很好,但自己就是不肯相信耶稣,是因为他们听说基督徒不能“祭拜祖先”,认为不拜祖先是最“不孝”的,也害怕别人说他不孝。因此使许多想要成为基督徒的朋友感到很困扰,不知该如何? 在中国,基督教常被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诬谤为“教人不孝的宗教”,基督徒在亲族眼中往往也成了数典忘祖、不仁不孝的大罪人。有些亲族因为基督徒不拜祖宗而大加攻击,甚至迫害信耶稣的亲人。 其实,此乃一不幸的误会。圣经明明有很多地方的教训,都是劝勉作儿女的,要孝敬父母。事实胜于雄辩,那些基督徒的儿女通常都比一般人对父母亲更加孝顺。你看,国际“母亲节”或“父亲节”都是由基督徒所发起,而在教会推行的,试想,他们如果没有“孝敬父母”的心,会推行这种“孝道”的运动么? 问题应是出在与“祭拜祖宗”有关的事吧?因为那些人又嘲笑基督徒说“死了无人哭”“死后无人孝”……今天,我们就直接根据这一点来作一客观的讨论。为什么这么简单的“祭祖”行动,基督徒会不肯作呢?当然不是因为吝啬的原因,乃因常识与真理的缘故。 祭祖问题之再思
|
我曾问许多的长辈,当你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,你知道你要去哪里吗?你有把握一定会去那里吗?你拜了一辈子的神明有没有为你预备住处呢?
若说死后是下阴间或上西天,却还需要阳间子孙供应食衣住行育乐,否则就饥寒交迫难以渡日,很明显,这绝对不是一个令人向往、值得我们去的“极乐世界”。这就像出国旅行,旅行社为你安排的大饭店,不但需要你自己预备交通工具、家具、寝具、游乐器材、餐食、水果...等,而且还要子女不断空运给你,你会去住这种饭店吗?
轮回
以佛教而论,众生从无始以来,因為對世間無常的真相無所了知、或因為對生命的實相不明瞭的無明,而產生種種導致不斷生死的煩惱未能斷盡,便輾轉生死于三界五趣之中,或稱在六道中如车轮一样地旋转,即“六道輪迴”,至少要修成阿羅漢,乃至成佛,否则无有脱出之期。
若说死后是进入轮回,那也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,反而是更痛苦无奈的事。根据佛教的说法,人死后进入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罗、畜牲、饿鬼、地狱等六道轮回,在这六道中,只有“天道”比“人道”更“好命”,留在“人道”的人不见得会比现在更好,其余六分之四则是更凄惨。而进入“天道”的人并不保证从此就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,因他有一天还是要结束“天人”的生活,再进入六道轮回,如此过惯神仙的日子再回到凡间世界,岂不更悲哀。更何况,不管你在哪一道,都得不断面对死亡的恐惧,死后的惶恐,以及永无止境的苦修。如果你有幸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-脱离轮回,进入涅盘,那更没有所谓的“极乐”可言,因进入“涅盘”是指进入成空化无的境界,灵魂从宇宙中消失,因此就不必再进入轮回了。显然,这是一种灵魂永远的灭亡,与亲朋好友永远的诀别,如此,何乐可言呢?这完全没有永生的盼望,反而是永不超生。总之,轮回是无奈的,必须不断面对死亡、恐惧,它更是将我们将来与过世所爱亲人相聚的期待与美梦完全打碎了。因在无限多的生命数中,要轮在同一年代,同一家庭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。
在所有宗教信仰中,唯有基督教给我们明确永生的应许,这“永生”不是指今世的长生不死,或旧有败坏生命的延续,也不是带着罪永无止境的轮回,更不是在阴间每天烦恼吃穿问题,担心子孙是否有祭拜。主耶稣应许我们“信的人有永生”(约 6:47)这“永生”是指今生罪得赦免、重生得救,与上帝恢复父子的关系,死后灵魂得救,回到阿爸父神为我们所预备的天家,享受永远的福乐。上帝所应许的永生恩典:
耶稣预备住处
耶稣说:“你们心里不要忧愁...,在我父家里有许多住处,...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。”(约翰福音14:1-2)没有一个神明为我们死后预备住处,唯有耶稣为我们预备住处,使我们免入轮回,不受风寒、不愁吃穿、不必担心子孙祭拜与否,因有爱我们的父神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。
耶稣应许团圆
耶稣说:“我在那里,叫你们也在那里。”(约 14:3)中国百姓对亲人过世\不舍之情表露无遗,多么盼望将来还能在一起再做夫妻、父子、母女...只是,在轮回的观念里,要轮为同一家人的机率根本就是零。然而,主耶稣却应许我们,将来我们不仅永远与主同在,我们同信的人也将团圆在一起。
以上应许,符合国人的期待,又能满足我们的需要,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吗?
亲爱的朋友,你要成为怎样的祖先呢?你只在意子孙死后对你的祭拜,而不在乎他们生前的孝顺吗?有些孩子生前都不见得听你的,你有把握根本不认识的后代子孙一定会祭拜你吗?将自己死后的命运、幸福、安息与否的决定权交在子女,甚至不认识的子孙手中,取决于他们是否祭拜、供养,这样明智吗?如果不幸没有后代怎么办?为何自己不在生前就做好死后的预备?为何不在生前自己来决定死后的命运呢?我们可以认识耶稣,得到永恒的生命,回到父家永享安息。如此,我们可以免入轮回,免沦为饿鬼,免得打扰子孙,惹人害怕讨厌。这样一来不仅为自己着想,让自己蒙福,更为子孙设想、让子孙高兴,并且彻底解决祭祖的困扰,何乐而不为呢?
耶稣说:“我在那里,叫你们也在那里。”(约 14:3)中国百姓对亲人过世\不舍之情表露无遗,多么盼望将来还能在一起再做夫妻、父子、母女...只是,在轮回的观念里,要轮为同一家人的机率根本就是零。然而,主耶稣却应许我们,将来我们不仅永远与主同在,我们同信的人也将团圆在一起。
以上应许,符合国人的期待,又能满足我们的需要,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吗?
亲爱的朋友,你要成为怎样的祖先呢?你只在意子孙死后对你的祭拜,而不在乎他们生前的孝顺吗?有些孩子生前都不见得听你的,你有把握根本不认识的后代子孙一定会祭拜你吗?将自己死后的命运、幸福、安息与否的决定权交在子女,甚至不认识的子孙手中,取决于他们是否祭拜、供养,这样明智吗?如果不幸没有后代怎么办?为何自己不在生前就做好死后的预备?为何不在生前自己来决定死后的命运呢?我们可以认识耶稣,得到永恒的生命,回到父家永享安息。如此,我们可以免入轮回,免沦为饿鬼,免得打扰子孙,惹人害怕讨厌。这样一来不仅为自己着想,让自己蒙福,更为子孙设想、让子孙高兴,并且彻底解决祭祖的困扰,何乐而不为呢?
〖 四、神主牌怎么办呢? 〗
我们信主后,家中供奉的神主牌要如何处理?查考神主牌的由来,我们会发现,神主牌与其说是不可碰触的“灵位”,不如说它是一种追思用、象征性的纪念物。
“后汉书”记载:“丁兰少丧考妣,刻木像事之如生。”相传中国二十四孝中的丁兰,原本是个不孝子,平常对待母亲的态度极为恶劣。有一天,他在山上砍柴,看见羊儿跪着吃母奶,内心大受感动,并对过去恶劣的行为深感忏悔,于是决心要痛改前非,好好孝敬父母。那天他母亲照常送午餐到山上给他,他远远看见母亲,为了不让母亲辛苦爬上山,赶紧飞奔下山要去接她。平时,母亲对丁兰就充满恐惧,送便当,早到也不高兴,晚到更是被骂,她想,这次丁兰不知何故冲下山,一定会被打得半死,有儿如此不孝,不如死了算了,于是跳湖自尽了。丁兰见状赶至湖边,要抢救已来不及了,而且连母亲的尸体也找不到,丁兰在伤心之余,从湖里捡了一块木头回家,刻上母亲的名字,加以祭拜,以表达对母亲的追念,这就是民间流传“神主牌”的由来。
人在追思纪念故人时,习惯要看到具体的遗物。丁兰找不到母亲的遗体,当时又没有遗像,只好找来一块木头刻上名字,藉此追思纪念,并将它视为母亲加以祭拜。纪念性的东西本是中性,木头也已没有生命,但当人将纪念性的东西从“追思”的层次转为“祭拜”的对象后,无形中,灵界就会有一股势力附在其上,接受你的祭拜供奉,正如木头雕刻的肖像若只供观赏,那么它是艺术品;但当你将它当成“关公”、“妈祖”加以祭拜后,一个中性没有生命的东西就会“显灵显圣”,然而这却不见得真正是历史上的“关公”、“妈祖”显灵,因为许多历史上根本没有的人物,只是小说家笔下的人物,诸如西游记的孙悟空、猪八戒...,只要你长期祭拜它,它照样会“显灵显圣”。显然,“显灵显圣”并不是你所尊敬历史上的伟人,而是在灵界有一股势力冒充你所尊敬的人,接受你的祭拜。
我们信主后,家中供奉的神主牌要如何处理?查考神主牌的由来,我们会发现,神主牌与其说是不可碰触的“灵位”,不如说它是一种追思用、象征性的纪念物。
“后汉书”记载:“丁兰少丧考妣,刻木像事之如生。”相传中国二十四孝中的丁兰,原本是个不孝子,平常对待母亲的态度极为恶劣。有一天,他在山上砍柴,看见羊儿跪着吃母奶,内心大受感动,并对过去恶劣的行为深感忏悔,于是决心要痛改前非,好好孝敬父母。那天他母亲照常送午餐到山上给他,他远远看见母亲,为了不让母亲辛苦爬上山,赶紧飞奔下山要去接她。平时,母亲对丁兰就充满恐惧,送便当,早到也不高兴,晚到更是被骂,她想,这次丁兰不知何故冲下山,一定会被打得半死,有儿如此不孝,不如死了算了,于是跳湖自尽了。丁兰见状赶至湖边,要抢救已来不及了,而且连母亲的尸体也找不到,丁兰在伤心之余,从湖里捡了一块木头回家,刻上母亲的名字,加以祭拜,以表达对母亲的追念,这就是民间流传“神主牌”的由来。
人在追思纪念故人时,习惯要看到具体的遗物。丁兰找不到母亲的遗体,当时又没有遗像,只好找来一块木头刻上名字,藉此追思纪念,并将它视为母亲加以祭拜。纪念性的东西本是中性,木头也已没有生命,但当人将纪念性的东西从“追思”的层次转为“祭拜”的对象后,无形中,灵界就会有一股势力附在其上,接受你的祭拜供奉,正如木头雕刻的肖像若只供观赏,那么它是艺术品;但当你将它当成“关公”、“妈祖”加以祭拜后,一个中性没有生命的东西就会“显灵显圣”,然而这却不见得真正是历史上的“关公”、“妈祖”显灵,因为许多历史上根本没有的人物,只是小说家笔下的人物,诸如西游记的孙悟空、猪八戒...,只要你长期祭拜它,它照样会“显灵显圣”。显然,“显灵显圣”并不是你所尊敬历史上的伟人,而是在灵界有一股势力冒充你所尊敬的人,接受你的祭拜。
在信主后,你可请教会牧师前来你家举行“圣别礼拜”。举行“圣别礼拜”的用意有三:
1.藉祷告将“神主牌”圣别归依耶稣,让耶稣来保护你。
2.将一切祭祖都交托耶稣,如此若有任何来自恶者的咒诅,耶稣一概为你承担(加 3:13)。
3.将历代祖先交由生命的主耶稣基督来处理,罗马书14:9说:“基督死了,又活了,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。”耶稣不仅是活人的主,也是死人的主,他更“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。”(启1:18)他一定会按着他的怜悯与公义给我们祖先妥善的安置,如此,我们就可以放心与安心。
圣别礼拜后,我们教会的作法是用红布将“神主牌”包起来,以示尊重。
1.藉祷告将“神主牌”圣别归依耶稣,让耶稣来保护你。
2.将一切祭祖都交托耶稣,如此若有任何来自恶者的咒诅,耶稣一概为你承担(加 3:13)。
3.将历代祖先交由生命的主耶稣基督来处理,罗马书14:9说:“基督死了,又活了,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。”耶稣不仅是活人的主,也是死人的主,他更“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。”(启1:18)他一定会按着他的怜悯与公义给我们祖先妥善的安置,如此,我们就可以放心与安心。
圣别礼拜后,我们教会的作法是用红布将“神主牌”包起来,以示尊重。
〖 五、基督徒对祖先的态度又如何? 〗
基督徒信主后家里只是没有“公妈牌”(神主牌),并不是没有“公妈”。在所有宗教中,基督教是最重视孝道的宗教,圣经十诫有关人伦的诫命,第一条就说:“当孝敬父母,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。”(出 20:12)“要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长寿,这是第一条带应许诫命。”(弗 6:2)基督教的孝道所强调的是:
基督徒信主后家里只是没有“公妈牌”(神主牌),并不是没有“公妈”。在所有宗教中,基督教是最重视孝道的宗教,圣经十诫有关人伦的诫命,第一条就说:“当孝敬父母,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。”(出 20:12)“要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长寿,这是第一条带应许诫命。”(弗 6:2)基督教的孝道所强调的是:
1.生前尽孝,死后思念
中国俗话说:“生前一粒豆,胜过死后拜猪头。”孝道若不是强调生前,而只在意死后,那实在是本末倒置。基督教信仰所要求的乃是在生前“要使父母欢喜,使生你的快乐。”(箴 23:25),摩西的律法甚至严厉规定“咒骂父母的,必治死他。”(出 21:17)。至于死后,则将故人略历记载在家庭族谱,以文字记录流传子孙,并于清明、年节、逝世纪念日招聚亲人举行家庭追思礼拜,述说祖先对我们的恩情、对家庭的贡献、以及一切令人怀念的美德,让子孙亲友对于祖先好的榜样可以学习跟随,不好的则加以警惕,若有足够的遗产亦可以拨出一部份设立慈善或教育基金,帮助社会有需要的人。如此,他的善行、美德就可以代代相传,真正达成生命传承的意义,相信这一定比死守“神主牌”要得祖先的欢心。
2.慎终追远,认祖归宗
圣经教导基督徒对死者的态度可说备极哀荣与敬重(创世纪50:1-14,22-26),基督教丧礼之庄严、肃穆与隆重,充分表达对死者哀思与尊敬,并在哀伤中带出安慰,绝望中带来盼望,帮助人脱离死亡的恐惧,引导人追寻永生的生命,凡参加过基督教告别式的都会深受感动。此外基督教更重视我们和祖先的关系,圣经屡次以族谱来表达与祖先血脉相连的关系(马太1:1-17,路加3:23-38),这种与祖先血脉相连的关系不是仅限于看得见的二、三代,而是推朔连结到最大的祖先、人类的始祖-我们在“天上的父”。
圣经教导基督徒对死者的态度可说备极哀荣与敬重(创世纪50:1-14,22-26),基督教丧礼之庄严、肃穆与隆重,充分表达对死者哀思与尊敬,并在哀伤中带出安慰,绝望中带来盼望,帮助人脱离死亡的恐惧,引导人追寻永生的生命,凡参加过基督教告别式的都会深受感动。此外基督教更重视我们和祖先的关系,圣经屡次以族谱来表达与祖先血脉相连的关系(马太1:1-17,路加3:23-38),这种与祖先血脉相连的关系不是仅限于看得见的二、三代,而是推朔连结到最大的祖先、人类的始祖-我们在“天上的父”。
俗语说:“人是天生地养的。”尽管我们有生身养育的父母,但不可否认的,宇宙世界有一位最原始,第“一”“大”的祖先,我们称为“天”,他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,人类生命的本源,他“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”(使徒行传17:24-28)”,并以万物供养人,圣经称他为“天父上帝”。中国民间“祭祖”主要的目的是要人不忘本,若我们祭拜历代祖先,却没有拜到这位最大的“天父”,那根本是不够的。基督徒对祖先的态度不仅“慎终”,更是“追远”至最大的祖先“天父上帝”。因此,基督徒敬拜天父上帝不是“背祖叛教”,反而是“认祖归宗”,而且也唯有敬拜天父上帝才能达到“祭祖”真正的目的。
归纳起来,基督教的信仰是“孝顺父母、思念祖先、敬拜天父”当我们做到“生前尽孝、死后思念;慎终追远、认祖归宗”。我们可以问心无愧,而且又有天父大有能力的保护,我们根本就不必害怕任何“恶灵”的搅扰。基督教的孝道满足了“祭祖”生命性、文化性与家族性的功能,又能免去“亡灵崇拜”的恐惧,这岂不是最符合国人需要的孝道与最迫切需要的信仰吗?